江苏省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 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软件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1


412日,由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办的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软件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大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来自江苏省教育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议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共绘软件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新蓝图,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本次大会在江苏省教育厅、苏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城管理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承办。

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三级调研员徐宁,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沈琰,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苏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姜田,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李伟,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孙建,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武港山,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宣东,南京大学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邵栋,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振杰,以及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等7个省协同创新中心领导,苏州高新区相关部门领导和相关行业机构、企业负责人出席大会。

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武港山代表大会主办方致欢迎辞。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三级调研员徐宁,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沈琰,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苏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姜田分别致辞。三位领导在讲话中强调了教育、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体现了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本次大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会聚焦实体产业痛点,推动校企“双向奔赴”,促成多项标志性合作。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等协同高校与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研究院、中移云能力中心、苏州天一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十多项意向合作签约,涵盖人工智能、环保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将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大会重点设置了高校成果与企业需求发布环节,为校企双方提供展示舞台,搭建对话对接桥梁。大会收集了数十项高校创新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并精心挑选了31项高校创新成果和49项企业技术需求在会上集中发布。会议汇聚了省内12家高校、21家企业、8家团体及行业协会,在随后的高校与企业面对面产学研对接交流环节,与会嘉宾进一步深入探讨技术落地与产业应用,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给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大会还发布了苏州首个“青年创业概念验证基金”——“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青年创业概念验证基金”。该基金明确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苏州未来产业为导向,优先扶持南大新工科方向的硬科技项目,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能源与环保技术(储能、碳中和等)、高端装备与新材料四大领域。项目评审通过后可获30-200万元资金支持。该基金的成立,构建起“基础研究-概念验证-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完整创新生态链,进一步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情,推动更多优秀的创业项目落地生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外,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苏州大学美高梅游戏mgm321vip专家分别发表主题报告;集思未来高等研究院分享《人工智能赋能国际教育创新及产教融合》实践案例,强调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智慧环保物联网创新中心”也在会上正式揭牌,该中心聚焦环保科技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将推动校企双方在智慧环保物联网领域的深度合作。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指示的具体实践,是聚焦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工业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建设的积极探索。为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搭建了一个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彰显了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在贯通教育界与产业界、催化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江苏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Baidu
sogou